这是9月30日在印度尼西亚普哇加达拍摄的一列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万隆,全长14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由中国和印尼合资设立的中印尼高铁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
线路示意图(来源:中国铁路)
中国中铁
作为中方主要参建企业
以及中印尼联合体中方最大股东
,承建了雅万高铁DK85~142段,管段长57公里,包括部分路基、大部分桥梁和全部隧道的线下工程,全线的电力与电气化工程,德卡鲁尔车站、德卡鲁尔动车所、全线最长6号隧道、施工风险最高的10号隧道以及规模最大的4号梁场,并支援建设了帕达拉朗车站等工程。
作为雅万高铁建设主力,中国中铁集结所属中铁三局、中铁四局、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工业等单位优势资源,发挥在大型基础设施和高铁建设领域丰富的施工经验及品牌优势,科学组织、攻坚克难,在全线建设中率先完成了首次爆破、首桩、首墩、首梁等工作;在圆满完成自身建设任务的同时,又根据两国政府的要求,开展了路基附属、架梁及帕达拉朗车站的支援建设任务,切实起到了“样板、标杆、引领、示范”作用,彰显了大国央企的担当作为。
作为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工期短、任务重、地质构造复杂、安全压力大。中国中铁各参建单位不折不扣地贯彻着“安全、优质、高效”的施工理念,攻堡垒、打硬仗、保进度、展形象,优化施工组织,强化作业标准,狠抓安全质量。
项目建设中隧道最难,难中之难的当是10号隧道。10号隧道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1230米,单洞双线。全隧围岩差,埋深浅、地表情况复杂,隧道大角度下穿既有铁路路基,风险性极高。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迎难而上,采取超前预报、数值模拟、超前预加固等多种技术措施来保障安全高效的施工。

雅万高铁4号梁场成功浇筑雅万高铁首孔箱梁
万隆往雅加达方向DK1114桥上架设的箱梁,是雅万高铁全线唯一一处跨既有铁路箱梁架设工程。该条既有铁路建成于19世纪80年代,每天有很多趟列车来来往往,一些列车还经常晚点。如何把单榀长32.6米、重700吨的箱梁,架设在这条铁路上?梁场安全员连续多天把过往列车信息做到精准统计,起止时间精确到秒。基于实地采集到的信息,四号梁场选定了22时30分至23时10分、1时30分至4时30分这两个无列车通过时间段开展施工。2021年8月22日,当晚上10点最后一趟列车驶过后,大桥施工点灯火通明,各类机械设备快速入场,施工场面热火朝天。

中国中铁研制的架桥机应用于雅万高铁建设
中国产额定起重900吨的MDEL900型提梁机首先开始作业,随后,使用中国专为雅万高铁量身定制的JQS900型过隧运架设备进行架梁。历经3个日夜连续奋战攻坚,在两国工程人员的密切配合下,雅万高铁全线唯一一处上跨印尼既有铁路箱梁架设完成,早于预定时间。这榀箱梁的顺利架设,标志着雅万高铁又一重大高风险工程施工取得突破,也为后期箱梁的架设开创了有利局面。
雅万高铁的建设过程中,中国中铁的技术实力和社会责任担当都得以展现。
在4号制梁场,有一条“顺心路”,这条路的由来还颇有些曲折。建场初期的规划临建用地当中,有一条长约550米的村道从东向西横穿4号制梁场。这条村道宽度只有约60-80厘米,地面坑洼不平,旁边是水沟,没有任何防护,村民日常通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对梁场的临建及南北向通行造成不利影响。经过数十次的村民协调会,最终村民同意接受改移和修建临时通道。新修的临时道路总长度565米,宽1.5-2米,路面平整,路两边设有标准的安全防护栏杆,摩托车和行人都可以安全轻松通过。道路修通时,路边聚集了很多附近的村民,男女老少,满脸欢喜,一个个竖起大拇指。村主任带着村民专程赶到项目部致谢,并将这条路命名为“顺心路”。

中国中铁向沿线村民捐赠生活物资
几年来,企业帮助当地民众“顺心”的事例还有很多。每逢印尼穆斯林斋月和古尔邦节等当地重大节日来临之际,中国中铁各分部积极主动向周边村庄和学校捐赠生活物资。八年来累计向周边捐赠大米4万余斤、牛羊370余头、牛奶1万余盒、以及鸡蛋和食用油等;各参建单位与周边村民积极沟通,支持和援助村里公益性项目,先后给周边6个村庄翻新村道累计29.1公里;还有为当地居民安装和更换路灯,接入饮水设备,兴建化粪池和垃圾池等……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促进了周边村民对雅万高铁项目建设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中铁中方员工向印尼员工讲解中国标准“简统化”接触网装配工艺
项目经理部积极推进企业属地化管理,充分发挥印尼本土人才的优势,采取“导师带徒”传帮带的方式,共计培养284名印尼本土高铁技术人员,在教学上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

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项目经理部协同KCIC慰问受灾村民
印尼自然灾害较为频发,中国中铁在灾难面前不惜代价、不计成本,与时间赛跑,为生命开路。当发生强地震、海啸、洪涝灾害时,项目经理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并向受灾印尼民众捐款捐物。
2020年初,西爪哇省持续洪涝,工区所在村庄积水严重,内涝受灾,项目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自卸车、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连夜奔赴现场清淤泄洪。洪水退去,项目经理部携手西万隆县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四百余村民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开展河道全线清淤,水渠护坡加固,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在抗洪救灾现场,西万隆县县长亲自打开中国中铁混凝土罐车出料口,拍摄相关视频上传到个人社交媒体,点赞数过万。西爪哇省多家媒体采访报道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在抗洪救灾中的无私援助,并着重表达感谢,相关报道在印尼国内播放、转载数十次,塑造了一个有温度、重感情的跨国大企业形象。
印尼是全球伊斯兰教人数最多的国家,国情复杂且极富宗教文化。中外员工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思维方式各异等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对此,雅万高铁经理部结合印尼实际情况,逐步将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团队建设和施工生产中,在属地化管理、文化融合、情感互通等方面深入实践,在跨文化管理方面积累了有效的管理经验和工
作方法,有力推动了雅万高铁建设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员工参加KCIC举办JBHSR教学活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良好的文化交融是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坚实基础。项目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企业特色文化宣传,组织印尼籍员工学中文、唱中国歌曲,充分尊重地方传统文化,提供便利让印尼籍员工按照地方习俗按时朝拜祈祷。
印尼古尔邦节期间,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4号制梁场捐赠山羊
斋月期间,项目部要求中方员工充分尊重印尼籍员工自身习俗,促进中国和印尼员工在相互理解中拉近彼此的距离;重视印尼籍员工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和幸福感,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理念,营造出“大家庭”的工作氛围;针对疫情期间业余时间不宜外出的特点,综合项目经理部及各分部两国员工的爱好特长,成立了健身、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等活动小组;开展中外员工同庆集体生日,与各方共度穆斯林开斋节,确保经常性文化联谊活动的开展。
雅万高铁建成后
助力印尼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中印尼两国合作
拉近两国人民距离
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成为闪耀世界的国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