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要闻播报

时间:2021-09-23

点击量:

字体:

任鸿鹏与以色列驻华大使潘绮瑞举行会谈

9月13日,中国中铁党委常委、副总裁任鸿鹏在股份公司总部与以色列驻华大使潘绮瑞举行会谈,双方围绕以色列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充分交流,并就进一步加强商业合作达成重要共识。



任鸿鹏感谢潘绮瑞大使在以色列本地推广和宣传中国中铁,并简要介绍了公司整体概况及在以色列开展工作的具体情况。他表示,中国中铁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资源矿产、金融投资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具有丰富的国内、国际建设经验和业绩,目前在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活动。中国中铁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以方展开多领域合作,进一步参与以色列基建市场。



潘绮瑞感谢中国中铁的热情接待。她表示,通过此次来访,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国中铁雄厚的企业实力。以色列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希望今后与中国中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公使艾晔宾、参赞林茉莉;股份公司国际部(国际工程分公司)有关人员参加会谈。


李新生调研中铁隧道局上海机场联络线项目

9月18日,中国中铁党委常委、副总裁李新生到中铁隧道局上海机场联络线项目开展工作调研。股份公司总部有关部门及中铁上投、中铁隧道局、中铁上海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李新生一行详细了解了项目安全质量、施工生产等情况,重点关注了项目首创的全预制拼装技术,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基坑开挖变形控制取得全线最好成绩给予肯定,对中铁隧道局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彰显的专业和优势表示赞赏。

针对中铁隧道局下一阶段工作,李新生强调,要压实责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严格贯彻落实《中国中铁铁腕治安全硬十条》相关要求。要坚定信心,坚守“隧贯山河、道通天下”的情怀,继续深入研究和思考,实现从一流迈向顶尖。要布局产业,在干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基础上,适度进行多元化,先专业再产业,先有精之又精的专业,才能考虑多元化的产业。要盯住现场,以现场保市场,在干好在建、滚动经营方面,既要有指标,也要有激励、给动力。要为职工办实事,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双节”期间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据悉,中铁隧道局承建的上海机场联络线11标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工程包含一转换井、一区间,盾构区间全长4.7千米,采用一台直径14.04米超大直径盾构掘进,同时运用国内首创内部结构全预制拼装智能化工装设备。


中铁设计再获三项对外援助项目咨询服务资格

近日,在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首次开展的对外援助项目咨询服务单位资格认定中,中铁设计集团成功取得对外援助项目可行性研究单位(工程类)、项目咨询单位、项目经济技术咨询单位资格,丰富扩大了海外业务拓展竞争的新优势。



自参加坦赞铁路建设以来,中铁设计集团从事援外事业已有5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企业于2004年重组以来的近十几年里,先后参加了坦桑尼亚中央铁路、巴基斯坦援外公路、加蓬国家体育场、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等一批所在国重点项目,累计承担各类援外项目近100项,涵盖援外项目的综合考察、可行性考察、专业考察、设计监理、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等勘察设计全领域。


根据《对外援助项目咨询服务单位资格认定办法》有关规定,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单位(工程类)后,可承担援外成套项目、以附带工程为主的技术援助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任务;获得项目咨询单位资格后,可承担援外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准备性技术研究、项目建议书编制、援外优惠贷款申请报告编制、重大战略项目融资方案编制和项目申请等立项前期咨询服务任务;获得经济技术咨询单位资格后,可承担援外项目概预决算的编制和审查、合同价款审定任务。


三项资质的成功取得,是对中铁设计集团勘察设计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市场拓展能力以及践行“走出去”战略的肯定,有力提高了中铁设计集团品牌知名度,为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援外项目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铁六院再添一项国际先进技术成果

近日,中铁六院勘察院承担的中国中铁重点科研课题《浅水域可控源电磁技术在地质综合勘察中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水平鉴定会议在天津技术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召开。经鉴定,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继微动探测、铁路三维虚拟踏勘等技术后,中铁六院勘察院又一项获得国际先进鉴定评价的科研成果。


浅水域可控源电磁技术旨在解决常规水域勘察方法受环境条件制约严重、效率低、费用高、精度低等问题,通过在电磁场弱信息提取、浅水域全区视电阻率计算、反演算法等方面的创新,研发了浅水域可控源电磁法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其反演结果与商业软件相比,在地层划分、不良地质异常辨识度和规模刻画上都有极大的提高。同时,基于BIM平台实现了对综合地质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建模,可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周边风险源进行实时显示与预警,有效保障盾构施工安全。研究成果已在大连、广州、厦门等浅水域工程项目中成功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勘察资料的解译精度,在大大缩短勘察周期的同时,节约钻探勘察费用约310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近年来,中铁六院坚持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的发展战略,立足生产中的重难点技术问题,深入开展科研攻关,大力培育核心技术,已形成微动探测、水平定向勘察、深部管线综合探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等一系列特色优势技术,为市场经营开发提供了极大助力。


视频来源丨股份公司国际部、中铁隧道局、中铁设计、中铁六院


本期编辑丨邵军体

相关附件: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