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护我成长!

时间:2021-09-09

点击量:

字体:


【党史日志】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8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了悼念活动。(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详细内容)

【单选题】
《党章》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   )、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A.五湖四海
B.政治性强

【填空题】
2020年12月11日,中铁大桥院勘察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中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          建成通车。

【单选题】确选项:A

【填空题】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

▲向左滑动上方区域,查看正确答案

# 感恩有您 护我成长 #

一支粉笔 两袖微尘

三尺讲台 四季耕耘

他们是求学阶段

教会我们仰望星空

追随真理和梦想的辛勤园丁


走出校门、步入中铁

同样有一群人

对你关怀备至、悉心培养

帮助你从青涩的毕业生

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职业人

在中国中铁

“导师带徒”活动的蓬勃开展

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大家庭

成为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

小铁匠收到了许多温馨故事

无不流露着师徒之间深深的情谊

HAPPY TEACHER'S DAY

0 1

“遇见您真好”

师傅:徐雨舟 徒弟:任梅

单位:中铁五局贵州公司


“比起去在意他人的评价,我更愿意花时间去把事情做到最好。”成为她的徒弟以来,改变我最多的便是这句话。

清晨出门,上山下河,深夜练笔,师傅任梅像是一个有无限能量的永动机,用活力和精力感染着我。在出差的日子里,我会喝到她做的暖胃养生汤,也会和她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去工地采访拍照,一起讨论和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一起畅谈无边无际的话题。宣传文化工作需要会学、会写、会拍、会编、会说、会做,如何用好脑力、眼力、腿力、笔力,和她相处短短的两个月里,她是这么指导我,更是用行动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我最想从她身上学到的东西。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有句话我一直想对您说:遇见您真好!

0 2

我们俩的勘察趣事

师傅:宋响军 徒弟:李星

单位:中铁科研院成都公司勘测设计事业部


吾师宋响军,是滑坡学泰斗徐邦栋的得意弟子,知天命的他一头寸发,一口沙哑的烟嗓,低调而谦和。

勘察工作中,经常是我们俩一起行动。寒冬腊月里,有次和师傅去调查长9公里的自勒沟泥石流,到处是冰和陡坎,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大跟头,而且这里荒无人烟,我本想独自调查中上部沟道,但师傅担心我的安危硬是把绳子拴在腰间,另一头拽着我往山坡艰难攀爬。每到一处,师傅就问“小子,先谈谈你对此滑坡的看法,为师帮你分析分析”,然后就是一系列的问答和纠错环节。中午的餐食是自热米饭,只见师傅干脆利落地把石灰袋先拆了,然后一阵风吹过,石灰随风飘洒。我小心翼翼告诉师傅,石灰包不用拆,水一泡,散发热量米就熟了。然后一阵沙哑而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沟道“你小子早干啥了?!”在半生不熟的米饭下肚后,我俩完成了一天的调查。

03

“得此良师,实乃余幸”

师傅:刘振虎 徒弟:刘远伟

单位:中铁四局机电公司绍兴地铁项目部


辛丑伏月初六,既至越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项目同仁皆倒屣迎余与海涛二人,以珍馐美酒相待,盛感谢意。翌日,拜于镇虎先生门下,缔结师徒之谊。先生博闻强识,淑质英才,讷于言而敏于行,少有总工之名而不矜不伐,有此良师,实为吾辈之幸。先生不以余寡见鲜闻,有晦涩深奥之学问,悉详面授机宜,言传身教。

一日,有监察到访,先生携余往工地迎检。检吏细致入微,极深研幾,百密一疏之处悉数指明,余随先生之后,尽皆从教;初入造业,此情此景念兹在兹,他日若遂志,亦难忘初学之新奇,回思此日,不失趣味。吾辈之职,夯基挥锹,和泥筑壁,整檩架梁,日日如此。然有良师益友相伴,耳提面命,亦无艰难困苦之感。师道大矣哉,入门授业投一技所能,得此良师,实乃余幸。

04

“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师傅:梁剑 徒弟:郭鑫

单位:中铁北京局一公司若民高速项目


我叫郭鑫,是中铁北京局一公司若民高速项目的一名实习生,我的师傅是工程部副部长梁剑。我们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懂了没?”这是他的口头禅,在测量桥梁标高现场,他耐心教我如何推算标高,顶着戈壁滩的骄阳进行闭合,确保测量准确性;在路基摊铺现场,做“灌沙法”压实度试验,他和试验人员共同给我讲解控制要点和减少误差的注意事项。到实习后期,我的业务能力慢慢得到了师傅的认可,每当他问我“懂了没”,我会自信地笑着说,“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冬天的新疆,室外气温将近零下20多度,师傅专门去镇上买了一双棉手套送给我;每次去工地,他总是先把安全帽递到我手里。工作上喋喋不休“言传”提技能,生活上温和细心“身教”促成长,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力量、自信和希望。

05

“笔杆子”和“小杆子”

师傅:祁曙光 徒弟:杨凝

单位:中铁大桥局四公司


大家常称我的师父是“笔杆子”,我的师父常叫我“小杆子”。这并不代表我多会写作,只是一种南京方言对小伙子的称呼。虽不是文科出生,但作为宣传工作者,我也想真的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小笔杆子”。于是,在我迈入中铁大桥局的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跟着师父穿梭在江河湖海之畔,行走在钢梁和主塔之巅,他教会我用笔和镜头记录描绘着情怀和梦想。我们有幸一同见证了沪苏通长江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等超级工程从建设到通车。我们更有幸亲历了一支优秀的建桥国家队正逐步走向世界,让世界桥梁看到中国制造。

“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短暂的三年师徒合约虽已到期,但是这份师徒的情谊却永存于你我的心里,我也将带着这一路的教诲继续前行!

06

喜欢“整”我的师傅

师傅:李兴斌 徒弟:严显钰

单位:中铁二局物资公司南宁分公司


“小严,我把钢材结算资料发你一份,你也做一遍锻炼下,做完我们对对数据,也检验下你最近见习学习成果咋样。”师傅李兴斌带着笑意对我说。

我信心满满地答应下来,毕竟物资结算过程我都模拟做过很多遍了,可以说是“So easy”。在师傅略带笑意的注视下,我直接打开文件,将数量结算单复制过来就开工,熟练打开“我的钢铁网”,翻开合同进行结算定价,套用公式、一气呵成,整个过程堪称“完美”。不过我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喜欢“整”我的师傅怎么可能会轻易的放过我。果然,当我把资料做完,师傅的笑意也越来越浓烈,说:“你确定哦,连最基本的收货单都不核对下,你都敢直接做结算啊,你看这张九米定尺的螺纹钢收货单,结算单上我故意多填了20吨。如果把错的数据报上去,你最后怎么整?”我听完也是一阵后怕,连走路都没学好就想要去飞,不摔下来才怪呢。

这就是喜欢“整”我的师傅和我的见习日常。

07

“姐妹花”or“霸王花”

师傅:王中美 徒弟:刘青

单位: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宝桥钢结构车间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话我上班第一天就体会到了。2005年7月,我分到中铁九桥一分厂,带班的班长正是如今有名的全国劳模王中美,也是我的师傅。当天下午,我提前上班,不等师傅安排,自己主动找活干,把上午师傅留下的半截活接着干完,看着我和师傅两人烧的两截焊缝品相差不多,正高兴着,师傅来了。她板着脸看了下焊缝,拿起小锤把我烧的电焊全敲了,“你看看这里边都是空的,不要以为表面平整光滑看相好就行,焊接不密实,探伤不合格就得返工,你看焊接工艺要求了吗?看操作规范了吗?就急着表现。不要小看了这条小小的焊缝,它是桥梁的生命线,质量不好直接影响桥梁的质量,影响千家万户。”原以为遇上“姐妹花”,没想到却是遇上“霸王花”,凶得很,懊恼的同时不得不佩服她说的是对的,从此再也不敢马虎和造次了,严格按要求来。

十几年的师徒情,生活中她待我像姐妹一样,我们经常一起逛街、吃饭、聊天。但在工作中,她可是严得很“翻脸比翻书还快”,也正是因为她将所学的技能和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全部传授给了我,让我在工作中少走了很多弯路。2017年我赢得了中国中铁电焊工技能大赛焊接单项第一的好成绩。谢谢您师傅!

08

我的师傅窦铁成

师傅:窦铁成 徒弟:李贵吉

单位:中铁一局电务公司


1995年9月2日,那是我调到京九线淮滨变电所的第二天。大清早正在酣睡的我被“砰砰砰”的榔头敲击声吵醒,当我和工友顺着声音找过去,看见一个中年师傅正在电缆沟里工作。他对我们说:“你们先去吃早饭吧。”在吃饭时,我才知道那便是我后来的师傅窦铁成。

上工时,窦师傅先给大家一一安排工作,并让材料员分配施工工具。当材料员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自制的工具袋时,它深深地吸引着我。那是窦师傅用自己旧工作服缝的,展开后上面很多小口袋,每个口袋上都标记着放置什么工具,清清楚楚。这个工具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受益终身,它代表着窦师傅的认真与严谨。而现在作为第二任铁成班组的班组长,我也在将他的精神和品质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

09

并肩前行、扬帆海外

师傅:李品阅 徒弟:何晓玲

单位:中铁资源华刚矿业


作为一名翻译,工作繁杂也琐碎,“精准、高效、热情、细心”是师傅给我的要求,她更是以身作则。面对工作,她有条不紊、精准高效;面对同事,她热情细心、积极奉献。和师傅的缘分开始得很早,我们都在法国蒙彼同一所学校留过学,她给我的感觉就如蒙彼地中海的阳光,还有动人的日落。在我工作出现问题时,她耐心地陪我找出原因、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在我一个人在外出差时,微信里全是她关切的嘱咐;在我生病时,有她温暖的拥抱。她就是这样一个温柔中不缺乏力量的人,我们并肩前行、共同进步,一起做更好的华刚青年。

10

成长路上,感谢有您

师傅:黄秀财 徒弟:张旭东

单位:中铁物贸集团北京公司山西物供中心


我的导师是北京公司山西物供中心副主任黄秀财,他总是第一个来办公室,早早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就赶到工地。在我刚开始负责项目物资供应时,有一次特殊情况物资可能无法按预期供应,我心急如焚。黄主任知道后,立即联系供应商和标段了解情况,然后迅速调货,最终物资顺利进场。事后黄主任非但没责怪我,反而鼓励我说“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多沟通,跑现场,了解需求,工作不要怕吃苦,做事要有决心,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有一股韧劲。”导师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时刻提醒我坚定意志、不忘初心。成长路上,感谢有您!

11

“不要怕晒黑,因为晒的越黑越能看出来你的努力”

师傅:蒙光毫 徒弟:邹朴心

单位:中铁三局广东公司第五工程段


您和我在一起的时间虽不多,却教会了我您会的一切。您身上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感情,照亮了我未来的道路,而这些也会影响着一届届的新人。遇到您,我才明白师傅是这么重要。

还记得环洲五路广佛高速跨线桥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很忙,白天跑现场,晚上写资料,一天下来并没有什么时间休息,让我坚持下来的正是师傅您给我的鼓励,亦师亦友的感觉让我脸上总能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有些人说,师恩如山,因为大山巍峨,让人尊崇。我想说,师恩似海,因为海洋浩瀚无垠,不可估量。很喜欢您的一句话“不要怕晒黑,因为晒的越黑越能看出来你的努力”,这句话一直伴我前行,让我不再畏惧未来,谢谢您!

12

热心的“海波哥”

师傅:杨海波 徒弟:苏斌辉

单位:中铁六院西安院


我的师父——杨海波,是个和善乐观的热心人,也是办公室所有年轻人的“海波哥”。来到公司一年多时间里,每天在办公室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海波哥”,每当有年轻人碰到难题总会第一时间想起他,也总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依然记得第一次和师父去铁路局汇报工作,师父让我来汇报,第一次在那么多专业人员面前进行汇报的我紧张不已,只顾着快速读PPT了。师父在旁边轻轻地拍了我一下,低声说道“别紧张,汇报速度放慢点”,我的心一瞬间就安定下来,顺利完成了汇报工作。

漫漫人生路何其幸运,遇到一位良师。感恩有您,感谢您的引领,让我成长成才。

13

谆谆教诲、悉心培养

师傅:李恒旭 徒弟:秦昊

单位:中铁九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项目一分部


工作两年的我,已经从一名初入职场的“毛头小子”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而这些都要感谢我的师傅——李恒旭。

师傅经常教育我“静下心来去现场学习,每个环节都不要放过,一定要把它吃的透透的;你的成功与否,不会因身边的人而改变,而是取决你的行动!”同时,他也特别注重培养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年冬休,师傅给了我一份其他项目预制梁场临建方案,他点出区域,让我独自研究找出不合理的地方。我当时很不理解,虽不情愿,但还是在家中加班至深夜对关键技术参数进行计算,找出了几点不妥之处,后来当我编写技术总结、施工方案时,才明白师傅的用意所在。

14

关爱有加、护我成长

师傅:李浩 徒弟:赵展超

单位:中铁七局西安公司北京地铁19号线项目部


2020年8月,我来到了工作生涯的起点——北京地铁19号线项目部,在这里遇到了我的师傅。他叫李浩,是工程部的一名技术主管。师父对我关心有加,帮助我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岗位技能。

我依稀记得第一次去现场的时候,因为井下潮湿泥泞,路不好走,光线又比较黑暗,我的师父早已为我准备了一双雨鞋和手电。但由于自己丢三落四的坏习惯,手电筒忘拿了,师父便将他的手电筒递给我,自己却摸索着往前走。我感觉很内疚,在此之后每次去现场都会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东西。我要感谢我的师傅,帮助我一路成长。

15

“大胆干,犯错了也没关系”

师傅:任世存 徒弟:段仪

单位:中铁资本汇达公司


我非常有幸能通过导师带徒活动,同中铁资本汇达公司财务部负责人任世存结为师徒关系。还记得刚入职财务部的时候,没有任何财务基础的我要开票、整理凭证,内心满是忐忑与不安,生怕因为粗心带来严重后果,于是总在反复校对、仔细核查,甚至有点神经紧张。师傅注意到后,便及时宽慰我、鼓励我,告诉我“大胆干,犯错了也没有关系”,让我要勇于不断接触新工作,同时还认真向我传授工作方法。渐渐地,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也能将所接触的所有工作妥善完成。

16

职场“引路人”

师傅:巫江 徒弟:王育恒

单位:中铁二院土建一院轨道所


我与巫江师兄的结缘在参加工作之前。读研期间,我到土建一院轨道所实习时,就对他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深感佩服。参加工作后,在我参与的各个项目中,他都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对我的各种疑问都细心解答。师傅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乐于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的人,这点对我的影响很大,他经常告诉我不要放过这种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活动,每一次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师傅在生活中也经常给我各种建议,这在我刚入职时帮助很大,让我很快适应了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调整好生活与工作的关系。

1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师傅:于彬 徒弟:韩华

单位:中铁上海局沪通二期项目


刚参加工作那会,我就像漂泊在大海上的孤舟,迷茫无助,这时我的导师韩华犹如灯塔一般照亮我前行的路。他在心理、生活、工作各方面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说看到我就像看到了四年前同样迷茫的自己,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我撑把伞,这使我很感动。犹记得,那次土工试验最大干密度出了错,我却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韩华导师引导我一步步查规范原来是闷料时间不够造成的。他本可以直接指出我的错误,告诉我解决方法,但却采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式耐心带领我前进。有了导师耳提面命的教诲、孜孜不倦的指导,我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有此良师,我定不负其栽培之心血。


最后,提前送上祝福

教师节快乐哦!


信息来源丨中国中铁所属相关单位


本期编辑丨邵军体

相关附件: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