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21-09-08
点击量:
字体:大中小
“我宣布:项目得分86.7分(优秀),通过验收!”9月3日,随着验收专家组组长、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屈贤明揭晓“成绩”,由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宝桥投建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部件重载辙叉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陕西省工信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长期以来,由于高污染、高耗能、高生产强度的特点,铸造企业历来被称为环境保护的“老大难”。而如今,中铁宝桥辙叉公司作为承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部件重载辙叉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的大型铸造企业,凭什么能赢得国内顶级专家的“刮目相看”?下面,让我们一起探源“绿色制造”是怎样“炼”成的?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铁装备时,作出了 “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016年初,中铁宝桥企业史上最大的单一投资项目——中铁宝桥辙叉公司正式开工建设。“我们之所以投资5亿多元建设辙叉公司,就是因为原有的辙叉车间在节能环保上拖了后腿。项目规划之初,我们把践行‘三个转变’和‘两山理论’作为首要任务,咬定‘绿色生产、环保制造’不放松,全力打造国内最大、最先进的高锰钢辙叉铸造生产基地”,中铁宝桥副总经理张洲旭介绍。
在项目建设中,中铁宝桥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原则,在生产全过程装备了先进的环保设施设备。2016年1月,项目获得宝鸡市环保局对项目的环评批复;2020年4月,陕西标研环境能源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对项目生产线废水、废气、噪声进行了验收监测,均达标;2020年7月,项目竣工并顺利通过宝鸡市环境保护验收。
高锰钢辙叉,是铁路线路中让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连接设备。每年,由中铁宝桥生产制造的高锰钢辙叉,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铁路干线,并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实现绿色、环保、无污染制造,中铁宝桥辙叉公司在钢水冶炼中,将电弧炉采用电炉集尘罩和屋顶集尘罩结合捕集方式收集烟尘,除尘设备采用脉冲布袋式除尘器,提高了除尘效率;在造型中,采用环保无污染的无机粘结剂水玻璃和天然镁橄榄石砂,并在密封箱内实现真空硬化,从源头上杜绝了粉尘污染;在砂处理中,采用全密闭式除尘,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粉尘排放;在工件打磨中,设计打磨间和配套除尘设备,保证了打磨粉尘不外溢;在机加工中,装备了高精尖设备,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生产。
2020年正式投产以来,中铁宝桥辙叉公司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铸造用电炉除尘器颗粒物排放浓度为7.0 mg/立方米,砂再生除尘器颗粒物排放浓度为7.4 mg/立方米,熔接除尘器颗粒物排放浓度为8.2 mg/立方米,抛丸清理除尘器颗粒物排放浓度为7.5 mg/立方米,环保指标全部达标。
“通过落实严苛的环保,不仅助推了产业转型,更是促进了产品升级”,中铁宝桥辙叉公司副总经理吴海斌指出, “我们依托一流的现代化装备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继开发出了国内第一组Ⅱ代、Ⅲ代高锰钢辙叉!”
去年8月,在宝鸡召开的《高锰钢辙叉结构及工艺优化的研究》课题评审会上,经过专家严格评审,一致认为:中铁宝桥研发的Ⅱ代、Ⅲ代高锰钢辙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炼”成“绿色生产、环保制造”的同时,中铁宝桥辙叉公司依托科技创新,为高锰钢辙叉行业树立了一座“新标杆”。
这里,已成为国内高锰钢产品门类最齐全的生产基地,产品涵盖高锰钢整铸辙叉、高锰钢焊接辙叉、合金钢辙叉、嵌入式高锰钢组合辙叉等;这里,已成为国内最大规模高锰钢辙叉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高锰钢辙叉出口基地,年产高锰钢辙叉15000多组;这里,已成为国内铸造技术最先进的高锰钢辙叉生产基地,研制的Ⅱ代、Ⅲ代高锰钢辙叉,产品整体性能相比Ⅰ代高锰钢辙叉提升250%以上;这里,已成为国内加工设备最先进的高锰钢辙叉生产基地,生产效率提高23.1%,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3.1%,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1.3%;这里,已成为国内检测技术最先进的高锰钢辙叉生产基地,采用“工业CT”——9MeV直线加速器工业DR/CT数字化成像检测技术,解决了射线拍片对缺陷性质和位置无法准确辨识的难题;这里,已成为国内智能化管理最先进的高锰钢辙叉生产基地,生产区域全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管理。
供稿:中铁工业 蒋晓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