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旗帜
时间:2021-09-08
点击量:
字体:大中小
近期,中国中铁2021届新员工入职和培训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各位“萌新”风采展示的新闻也不绝于耳。不知不觉我已参加工作5年有余。不禁感叹,时间易逝、不经蹉跎。和新员工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相比,我想起了父亲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和暖心故事。
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军区独立坦克团,作为一名历经6年沙场的坦克兵,他刻苦训练,刚毅勇为,多次在部队获得“一级射击”荣誉称号。2016年7月,听说我毕业分配到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项目工作的时候,父亲执意要送我去车站,我兴高采烈踏上开往“魔幻交通之都”重庆的列车,父亲眼神里却没有了以往的那份坚毅,一路沉默不语。
列车启动了,父亲叮嘱道:“参加工作后要踏踏实实,别让母亲担心......凡事多请教、不怕苦、不怕累、讲奉献、有原则”。我突然觉得父亲的话语变得多起来了,列车开动了,父亲的身影迅速后撤,也慢慢变小,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父亲少了那份帅气和挺拔,更多的是担心和不舍。我知道:列车渐渐接近我心仪目的地,也拉开了我和父亲的距离。
初至重庆,是在炎热的夏季,之前只听说,重庆夏长酷热是“火炉”,在此是真的感受到了。美食、码头文化、魔幻交通、繁华城市......都颇具一格。但还是抵挡不了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从小没离开过家,也没在异地待过那么长时间,时间一点一点的溜走,一天,两天,一个月......,恋家,想念家人愈来愈浓烈。
想到这,心情低落的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在听过我长久的解说以及抱怨后,父亲说:你不想在重庆,想辞职?”我干脆任性的找理由回答道:“我在这里,吃不好,睡不好,孤苦伶仃的,不想在工地自找苦吃,我想回家了。”父亲叹了一口气,良久才开口说道:“交通建设哪有那么容易,你这比当兵、部队训练差远了!”随即给我讲述了他离开家第一年上连队时的经历,并劝导我:“凡是自己做的选择,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不去尝试、不逼自己一回,你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此番交谈使我深感惭愧,我以为“自找苦吃”的事,在父亲看来却是“不容置疑”。从父亲参军到我出生,再从上大学到参加工作,和父亲一直聚少离多,父亲那一如既往的刚强、吃苦耐劳和坚韧不屈的性格任何时候都写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俨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没想到在这一刻,历经20多年却没有一丝丝改变。
经过父亲的鼓励,我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也尝试着改变自己心态和想法,慢慢去融入团队,享受团队,还积极主动跟同事一起去挑战和完成新任务,业余爱好也从“追剧、逛网页”变成了“健身跑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让我的工作和生活步入了正轨。此后多年,从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目,从一个城市转战另一座城市,正是因为我们饱满的激情、不怕吃苦的团队精神才使得一条条轻轨川流不息,一座座隧道如期顺利贯通,我时常会想起和父亲那次车站送别以及鼓励,更忘不了父亲时刻保持的刚毅性格和身影。
时代在不断变换,历史硝烟也已久远。但父辈“保家卫国、沙场点兵、勤学苦练、不畏艰苦”精神和旗帜却从未在和平年代里消逝,“隧贯山河、道通天下”,争当“永远的开路先锋”也必将在每一个中铁人心中得到传承。
供稿:中铁隧道局 徐肖敏 陈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