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合作典范 双铁共创标杆|地铁14号线装饰装修“阳光生长”,自然力量⑨

时间:2022-10-27

点击量:

字体:

宽敞舒适、通透明亮、绿色清新的地铁14号线18座车站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浑然一体,“阳光生长”系列建设理念透过车站这些精美的“外衣”向过往的每一位旅客述说着鹏城阳光激情、永远向前的生命力量。

匠心独运  打造“阳光”车站

信步走入深圳地铁14号线各站点,我们可以看到,站厅层浅绿色的造型柱仿若“树干”,向上蔓延成六边形的框架,而框架中则是展开的花瓣状“绿叶”,墙面则是洁白的标准模块,在生态自然的渐变色彩装扮下,犹如一个轻松活力、简洁舒适的“地下生态绿廊”。

深圳地铁14号线全线车站在装饰装修设计中引入“阳光+生长”的理念,其中“生长”蕴含着深圳向东部蔓延的绿色生态、创新发展的理念。而这一理念在岗厦北枢纽、黄木岗枢纽、大运枢纽得到了完美呈现。

岗厦北枢纽核心换乘区以“深圳之眼”为主题进行装修,建设者们匠心建造,不断优化直曲方通的“米”字接连接方式,破解吊顶龙骨安装难题,全周期采用BIM模拟+三维扫描机器人确定测量放线点位、人工实时测量、三维扫描机器人复核等组合测量模式,成功完成天眼部分5250多个曲面镂空铝板的零误差安装,成功呈现出“费马螺旋”数学原理设计手法,搭建了既统一又有视觉冲击的空间形态,完美体现了深圳“汇聚、包容、国际化”文化特征。

黄木岗枢纽以“从树叶的空隙中倾泻而下的阳光”设计指引,将主题定义为“阳光+树荫下的幸福生活”,枢纽从天窗、中庭引入自然光,将地下空间地上化,让市民穿行在自然光照的氛围中,在彰显建筑美学的同时彰显深圳的人文关怀。并应用了光伏发电系统,预计每年发电量约37.96万度,年减少碳排放量378.46吨,相对于节省标准煤151.840吨,减少硫化物排放11.4吨,处处尽显绿色发展理念。

为实现大运枢纽“湾区之舞”建筑颜值与功能的协调统一,其金属屋面采用双坡双曲的金属异形屋面板、外立面采用双曲面幕墙进行装饰,确保“湾区之舞”的飘逸轻盈完美呈现。在地下空间则大量采用中庭、采光天窗、下沉广场、透明景观水池、玻璃幕墙等设计手段,将自然光由室外引入室内、由地上引入地下,行走在大运枢纽,高大宽敞、通透明亮的空间让旅客倍感愉悦。

精雕细琢   打造“智能”车站

为有效推进工程建设,深铁集团、中国中铁的建设者们综合运用BIM、VR、大数据等技术,摸索出一套集智慧、科技、管理为一体的车站施工过程智能管理方式。

在正式开工前,建立了基于三维模型的碰撞检查与全景漫游动态演示,实现了检索设计各专业之间存在的碰撞冲突,同时借助VR工具,进行全景虚拟现实漫游,模拟装饰装修细节处理效果,找出可能存在的碰撞问题,从而减少因不同专业沟通不畅而产生技术错误,有效提升施工各专业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校核性。

为保证车站整体品质,建设者通过BIM建模提前排版布局下料,将各专业设备末端设备安装位置进行优化调整,减少墙面、柱面开孔及装饰收边收口封口条、封口胶使用,使整个版面浑然一体。通过对现场实测实量后综合排版,减少异形板数量,并采用墙、地、顶面居中对缝施工,使装修整体排版简洁美观,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智能安全帽、无人机航拍、塔吊防碰撞、BIM+VR/AR展示、BIM+3D技术、二维码物料跟踪等一系列智能化技术手段,加强源头、过程和细节控制。同时,针对专业交叉较多、技术复杂、接口工程数量大的特点,建设者们基于BIM模型和进度计划建立了项目整体施工进度4D模拟,可视化展示各个项目单体各个时间段进度情况,综合协调各站点土建、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各专业施工顺序,有效解决了不同专业之间的施工冲突。此外,项目还将BIM技术充分运用到检索图纸、优化净高、优化支吊架、内装深化、三维细部处理、工程量提取、三维技术交底等方面,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深化了细节,为精品站房建设提供了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技术支撑。

精益求精  打造“品质”车站

每一项精品工程都源于每一个细节的“打磨”。作为深圳东进战略实施的重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始终秉承“品质建造”理念,多措并举,苦干实干加巧干,在科技创新、过程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致力打造精品工程。

树立精品工程理念。建设者们始终以“开工高标准,过程常态化,完工即精品”为标准,以争创“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为目标,坚持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必须以卓越的品质作为保证,将深铁集团建设理念与中国中铁创建匠心工程完美结合,确保将深圳地铁14号线打造成精品工程。

集思广益深化设计。为保证各车站功能、美观、经济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召开专家会,对装饰装修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升级,如将大台阶地面用灰麻石材和白麻石材交错拼接,墙面采用香槟金色铝板,营造温暖舒适的空间氛围;将各专业设备末端设备安装位置进行优化调整,减少墙面、柱面开孔;深化三角房、门套、出入口通道装修方案等,力求精益求精、打造精品。

严格质量管理。深铁集团、中国中铁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通过制定项目质量管理各项制度和质量创优策划、落实项目样板引路、抓实成品保护以及实测实量制度、开展QC小组活动等措施,全面提升质量管理。同时引入智能测量机器人,一键自动测量墙面平整度、垂直度、房间方正度、天花板与地面的平度极差等指标,为地铁14号线打造精品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过程控制。建设者们依托BIM模型对工人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将施工方法以二维码的方式粘贴在施工地点,工人通过手机扫码,就可以看到如何完成操作。质检工程师每天坚持实测实量管控,严格按照验收规范要求对已完工部位进行全数实测实量,不符合规范允许偏差要求的第一时间进行拆除返工,绝不流入下一道工序。

创新施工工艺。在步梯施工中,创新运用立板压踏步平板工艺,使楼梯踏步底部做到尺寸一致,拼缝均匀;在栏杆施工中,对站厅转角处栏杆进行单柱衔接深化,从而减少转角处的缝隙,使栏杆整体简洁美观。

“阳光”生长,追逐梦想。漫步在地铁14号线18个站点,感受智慧生长、科技生长、时光生长,以及乘着简约而智能的列车,向前奔涌、向上生发,享阳光自然之美,品绿色清新之风,一步步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关附件: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